2025年6月8日至13日,在太平洋国际交流基金会(CUSEF)的组织和支持下,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师生代表团赴中国香港和珠海市开展为期六天的实地调研参访。由副院长范士明、院长助理左婧带队,20位来自全球各地的青年学子深入了解“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感受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与文化融合领域的蓬勃活力。
在香港,代表团首先到访中美交流基金会,与基金会副主席董立均、总裁周建成和香港交易所前主席史美伦,就香港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及对外交流优势进行了深入座谈。
随后,代表团与《南华早报》资深编辑座谈,了解了关于香港媒体格局及其在塑造中国及海外公共话语中所扮演角色的视角。
在深水埗区,访问团通过参访美荷楼生活馆、前深水埗配水库等地,直观感受香港历史文化保护与社区治理的多元实践。
在香港科技园的医疗机器人中心,展示了香港在医疗技术领域的进步。
走进M+博物馆,与陈智思先生交流,通过探讨M+博物馆的使命及其对香港和大湾区的更广泛影响,学生们对文化与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了更多了解。
访问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政策组(CEPU)让学生们了解了香港的决策过程,重点了解了城市发展和区域融合的战略优先事项。
赴珠海期间,师生先后参观珠海规划展览馆、珠海太空中心、中德(珠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地,近距离体验绿色城市建设、人工智能医疗及文化遗产数字化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未来设计学院,美术馆展览与非遗体验进一步呈现了科技与传统文化交融的多样面貌。
©2021 太平洋国际交流基金会 | 版权所有